近期
光熱發電頻頻登上新能源行業的“熱搜”
國務院最近發布的
《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的通知》指出
積極發展太陽能光熱發電
推動建立光熱發電與
光伏發電、風電互補調節的
風光熱綜合可再生能源發電基地
在10月中下旬啟動的大型風光基地項目中
青海、甘肅和吉林三地
已包含多個“光熱+”一體化開發的項目
光熱項目裝機超1GW
“光熱+風光電”建設模式成為一大亮點
那么究竟光熱發電和光伏發電有什么區別?
它的獨特性及優勢是什么?
我國光熱行業發展現狀如何呢?
....
小編這就帶您全面了解下光熱發電
光熱發電和光伏發電有什么區別?
光伏發電是利用光伏電池板將光能直接轉變為電能的發電方式。光熱發電則是將太陽光聚集起來,加熱工質,先將太陽能轉化為熱能,并將熱能儲存起來,在需要發電時,再將熱能轉化為電能的發電方式。而正因為光熱發電特有的光熱轉換過程,也使光熱發電自帶儲能本領。
光熱發電如何運行?
通過大量反射鏡以聚焦的方式將太陽直射光聚集起來,加熱工質并進行儲存,再利用高溫工質產生高溫高壓的蒸汽,驅動汽輪發電機組發電。
光熱發電的優勢是什么?
低碳、清潔的綠色能源
光熱發電全生命周期每度電的碳排放強度低于目前幾乎所有的主流發電形式,是完全清潔、低碳的綠色能源。塔式光熱電站全生命周期度電碳排放僅為15.3gCO2/kWh,約為火電的1/50、光伏發電的1/6。
建設光熱電站是治理荒漠化的新途徑。光熱電站建設期間,沙丘被化為平地,大面積的鏡場有效阻擋風沙;同時,因陽光被定日鏡反射,現場土地水份蒸發量減少以及定日鏡清洗用水再利用,可以大幅提升土壤濕度,為植物生長提供了必要的水分,有利于植被恢復。
圖:中電建共和50MW光熱電站鏡場
自帶儲能的調峰電源
光熱發電自帶大規模、低成本、安全性高的儲能系統,不僅可以實現全天候24小時連續、穩定、可靠發電,為電力系統提供電力供應保障,而且可以作為優質的儲能調峰電源,為電力系統創造更多的風電、光伏消納空間。
圖:青海中控德令哈50MW光熱電站熔鹽儲能系統
電網友好的支撐電源
光熱發電采用與常規火電機組相同的同步發電機組,具備轉動慣量和無功功率,可以為電網的頻率穩定、電壓穩定、同步穩定提供支撐,是電網安全的“守護者”。
我國光熱行業發展現狀如何?
截至2020年底,我國已有10座并網發電的1萬千瓦規模以上光熱電站,總裝機520MW,總裝機容量位居全球第四。
在“30-60”目標的指引下
國內清潔能源發展方向日漸明朗
未來的新能源結構必將是
光伏、風電與光熱協同發展、
多能互補的形式
光熱發電將充分體現
自身在新型電力系統中的重要性
取得長足穩定的發展